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!

手机版 手机版
微信 微信

地理七年级上册中考复习试题

来源:初中升学网 浏览次数: 发布日期:2018-03-26 23:36:49

  一、 地球与地图  (一)地球的形状、大小与运动  1、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:  (1) 站在海边,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,

  一、 地球与地图

  (一)地球的形状、大小与运动

  1、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:

  (1) 站在海边,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,总是先看到桅杆,再看见船身,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,桅杆后消失。

  (2) 站得高,看得远。

  (3) 发生月偏食时,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,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,就像给地球照镜子,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。

  2、用平均半径、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友谊述地球的大小。

  平均半径:6371千米;赤道周长:4万千米;地球表面积:5.1亿平方千米。

  3、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、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

  自转 公转

 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

  运动周期 一天(24小时) 一年(365天)

 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

  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交替;时间差异 四季变化;五带形成

  ① 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。

  夏至日(6月22日前后)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;

  冬至日(12月22日前后)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;

  春分日(3月21日前后)和秋分日(9月23日前后)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。

 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(春——秋;夏——冬)

  ② 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:北寒带(66.5°N--90°N)、北温带(23.5°N--66.5°N)、热带(23.5°N--23.5°S)、南温带(23.5°S--66.5°S)、南寒带(66.5°S--90°S)

  ③ 寒带:有极昼极夜现象       热带:有阳光直射现象

  温带:既无阳光直射现象,又无极昼极夜现象,四季变化明显

  ④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,从北极上空看,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;从南极上空看,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。(北逆南顺)

  (二)地球仪

  1、运用地球仪,说出经线与纬线,经度与纬度的划分。

  (1)、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:

  名称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

  经线 半圆(弧形) 相等 南北方向

  纬线 都是圆(极点除外) 有长有短 东西方向

  (2)、无00纬线和00经线的判读:

  纬度:由下向上增大的是北纬,反之为南纬。由此判断南、北半球。

  经度:由左向右增大的是东经,反之为西经。由经度判断东、西半球。

  (3)、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、北半球;以200W和160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、西半球。————200W以西到160°E属于西半球(大于20°W或大于160°E)20°W以东到160°E属于东半球(小于20°W或小于160°E)

  (5)、纬度范围:00—300NS为低纬度;300—600NS为中纬度:600—900NS为高纬度。

  (三)地图

  1、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,量算距离,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。

  (1)辨别方向:  ①一般方法:上北下南,左西右东。

  ②指向标法: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。

  ③经纬线定向:经线指示南北方向;纬线指示东西方向。

  (2)量算距离:①比例尺的计算:

  (分母愈小,分值愈大,是大比例尺;分母愈大,分值愈小,是小比例尺。)

 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:

  比例尺小 → 表示范围大 → 内容简单 比例尺大 → 表示范围小 → 内容详细

  (3)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

  ①海拔: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。

  ②相对高度: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。

  (4)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、山脊、山谷、鞍部、陡崖等。

  (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起是山谷,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伸出是山脊)

  (坡陡之处等高线密集,坡缓之处等高线稀疏)

本文标题:地理七年级上册中考复习试题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itoma.cn/zkbb/show-htm-itemid-10675.html

学校信息更多>
  • 性质:
  • 类型:
  • 招生对象:
  • 学校地址:

快速咨询通道

请选择想要咨询的问题:
地区:
姓名:
电话:

升学指导

手机扫一扫 添加客服

在线预报名

加入群聊

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群

公众号

扫码获取,最新消息

合作联系